青岛将迎-18 霸王寒 教你全方位应对

日期:2023-11-03 来源:工字钢

产品详情

 

  昨天,市气象台首发本轮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22日到24日,全市有小雪,我市北风逐渐增至6到7级阵风9级,海上7到8级阵风11级;气温22日起显而易见地下降,过程降温幅度8℃左右,最冷气温出现在24日早晨,市区最冷气温-13℃左右,内陆地区最冷气温-15℃到-18℃。

  记者查阅我市气象记录发现,其中市区最低温达到-13℃的仅有1次,但出现在郊区的-18℃的低温天气则有7次。

  昨天下午,记者从市气象台的气象记录中查阅到了全市历年来的最低温。自1961年我市开始记录气象资料后,市区历年来的最低温从-4.8℃到-14.3℃不等。其中最冷的-14.3℃出现在1980年。另外,1967年还出现过一次-13℃的低温。

  记者查阅统计数据发现,我市最暖和的年份是2007年,最低温仅有-4.8℃。在55年的气象记录中,市区最低温通常在-9到-12℃之间,总计有34次,超过-12℃的总共有5次,均出现在1980年以前,从1980年以后,我市未出现过超过-12℃的低温。从这一数据分析来看,本轮寒潮带来的市区最低温是1980年以后威力最强的一次降温了。

  郊区-18℃的低温天气在气象记录中则出现过7次,分别是1966年出现在莱西的-20.7℃、1967年出现在莱西的-20.8℃、1969年出现在即墨的-18.6℃、1970年出现在胶州的-19.2℃、1981年出现在莱西的-21.1℃、1985年出现在莱西的-18℃、2001年出现在平度的-18.3℃。从郊区出现的最冷气温来看,莱西出现的最低温最多,占了4次。从市区和郊区的数据对比来看,两个区域的气温具有同步性。在对比55年的整组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出现气温极值的年份大都集中在1980年以前,近几年已经极少出现极低气温的情况。

  受这股霸王级寒潮影响,我市将出现强降温、大风和降雪天气。昨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交通等部门获悉,他们已重点组织做好城市供水、集中供热、城市清雪等准备工作,全力保障居民供水、供热质量和安全出行。

  昨日,市供热办发布了城市供热红色低温预警。同时,市城市管理局已提前部署各热力公司做好供热燃煤储备及热源能力调配工作,保障居民用户的供热质量。

  目前,全市已储备煤炭120万吨,可满足热源点40天供应,全市61个热源点,201台锅炉,2065个换热站能够很好的满足居民用热需求。期间,全市620名接线小时在岗受理居民供热问题,供热调试人员3122名在岗执勤,确保做好入户调试工作,全市供热应急队伍112支,应急人员1224名,抢修车辆、挖掘机等大型物资120宗,已全部在岗备勤,确保设施安全正常运行。

  部分供水管道因强降温与水温变化共同作用,可能会产生不均匀收缩导致供水管道爆管,为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稳定优质供应,市城市管理局已要求供水企业对供水设施做全面检查,落实供水管线防冻保暖措施,减少容器管道冻裂泄漏、凝结堵塞等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大管线巡查力度,及时有效地发现、处理供水设施漏水事故。

  市民若遇到用水突发问题,可拨打青岛水务集团96111热线或向所辖区域管线管理所电话反映,各区所电线;四方新所85690121;水清沟所84851771;辛家庄所85872217;沧口所84632227;李村所87895226;高新所88753887;夏庄所68950707。

  22日下午至23日上半夜,我市阴有小雪,23至24日多云间阴大部分地区有间歇性的阵雪,降雪量分布不均,由于气温较低,大部地区会有不同程度的积雪。

  为做好城市清雪除冰工作,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秩序,市城市防汛办公室已组织全市清雪成员单位做好降雪期间的应急值班,明确了香港路、山东路、南京路等1200余条市政主干道路的清雪除冰职责,目前全市已成立清雪队伍290余支,清雪除冰人员6000余名,准备融雪剂1200余吨、防滑沙6000余立方,洒水车、撒布机等清雪除冰设备均已备勤待用。

  记者了解到,义务教育段学生已结束期末考试,大部分学校举行了休业式,寒潮来了,他们能够美美地在家里窝着了。高中阶段学生还没结束考试,需要再坚持一周,不过各学校都提前做好了应对寒潮的准备。

  青岛6中采用的是空调供暖,早在几天前,学校就进行了应对冷空气的专项检查,包括用电和用水检查。“我们餐厅也提前做了准备,中午食堂的饭菜都是热乎乎的。”青岛6中办公室主任李勇说,学校安排了专人24小时轮流巡查。

  青岛19中采用的是集中供暖,副校长徐积林和记者说,进入冬季供暖以来,学校安排专人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到教室循环测温,一经发现温度不达标及时作出调整。“宿舍一般从下午6点左右就开始供热,这样学生下晚自习回到宿舍时非常暖和。”徐积林说。

  考虑到乘客在室外候车寒冷,公交集团组织协调的1000余个公交车站的“青岛巴士爱心候车室”继续为乘客提供温暖的候车场所,有的商家还为乘客准备了热水,市民能够最终靠“青岛公交查询”根据公交车到站时间,掐点候车。

  记者从交运温馨巴士获悉,市区、城乡4000余部公交车上都已打开暖风运行,并提前通知驾驶员,如遇低气温天气可调大暖风,保证车内温度在15℃以上。同时开放39个市区内的调度室供市民进屋候车。同时在607路、609路、青西快线条进站发车的候车室内开启空调,提供热水、姜糖水等。

  为保障低温天气下的行车安全,交运集团青岛汽车总站开始对2000多辆进站客运车辆开展全面的安全检查,重点对车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刹车系统、油管线路、防冻、防滑等设施逐一排查,还对每辆客车上配有的灭火器、防滑链、安全带等进行全方位检查。同时为了应对寒潮天气,汽车总站所属各车站启动了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在提高候车厅空调温度、不间断为旅客提供姜糖水的同时,还为老弱病残孕等体质较弱的特需旅客准备了电暖风机和暖手宝。

  根据预报,本月23日到26日为极端低温,市区气温将降至-9℃到-13℃,本轮超低温天气将持续4到6天。早报记者联系我市疾控、交警、公用事业等多个单位,请他们为市民防寒保暖支招。

  严寒天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婴幼儿,最近一段时间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如果要出门,一定要注意做好宝宝背部、头部和腹部的保暖。最好还是不要去车站、超市人流拥挤的地方,以免传染上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同时室内要保持经常通风,要让孩子多喝温开水、勤洗手,孩子午睡时要脱了衣服再睡。

  天冷的时候,给宝宝洗澡非常容易受寒。这样一个时间段如果坚持要给宝宝洗澡一定别省水,洗澡水放至浴盆的三分之二处,让宝宝的身体能完全浸入水中。

  这段时间老年人建议还是不要外出晨练,如果一定要去的话,千万要提防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应贴身携带急救药品。如果突发心绞痛等应立马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同时含服,切忌急速跑回家。另外不要单独外出晨练,别选僻静处晨练,以免急性发作时无法寻求他人帮助。

  心脏不好的老人起床时,最好先在被窝中活动一下身体;夜间起夜一定要披衣服;出门前可在房门口“预冷”一会,以免到户外后温差过大。即使到户外,也不宜长时间逆风行走。

  雪地行车车轮容易打滑,行车的危险性更大,行车速度要更低。司机出行前,要检查车辆轮胎花纹、油料、灯光等情况,起步前,应对车辆进行预热升温,待发动机温度达到50℃以上时再起步。户外停放的车辆,起步后应低速行驶一段距离,待发动机温度上升时,再逐渐提高车速。起步时,应缓加油门,慢慢提速,用力过大易引起驱动轮与路面打滑。

  夜晚应关闭厨房、厕所以及所有背阴房间的窗户,保证室内的温度在0℃以上。对于室内温度不高于0℃的房间,要关闭室内水表阀门,打开水龙头,放尽水管中剩水。在严寒天气(-5℃以下),最好在晚间用水后稍稍拧开水龙头,将水龙头保持很小的滴流状态,保证水管内自来水流动,防止夜间被冻住。对确已冻住的水管,可以用电吹风吹烘,或用毛巾包裹后慢慢用温水浇淋,切不可以用火直接烘烤或用开水急烫,防止造成水管或水表爆裂。

  当晴天气温低于0℃时,每天最好多次、少量放水使用,来增加管道温度,气温越低越要勤用,以防水管冻堵。

  滴水防冻:晚上用完热水后,将水箱注满水,然后在热水器水龙头下放置一水盆或水桶,把热水阀松开一点,使其慢慢滴水,以保持管内水的流动。

  放空防冻:每晚用完水后,将热水器放空,次日早晨再加上适当的水量,这也是一种防冻堵方法。

  植物的抗冻能力和树种、品种、原产地、枝条含水量、合理用水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系。北方产苗木比“南方苗”抗寒能力更强一些。

  寒潮来临前要采取应急防寒措施,包括:修剪过长枝梢、过多叶片;用绳子或旧棉布带捆绑分枝处及以上部分;根颈培土,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根系,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对于不耐寒的树木(尤其是新栽树),要用草绳紧紧地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检查加固已搭建防风障、防风墙、防风房等,漏风处用稻草在外披覆好。

  海信空调工程师庄键和记者说,空调的原理是蒸发器与散热器进行互换,夏天内机制冷,外机制热,冬天相反。氟利昂在-5℃时,蒸发效果就会变差。定频空调在-5℃时制热效果开始直线℃时也会失灵。所以,庄键建议如果家里是用空调取暖,最好提前准备好其他取暖设备,如电热汀、暖风机等。

  手机在低温状况下,耗电量会飞速增加,把手机充满电,出门在外最好准备充电宝。

  早报讯 受寒潮影响,加上春节前需求增加,目前市场上的猪肉、鸡蛋、水产品、鲜菜、鲜果等重要食品的价格均较1月上旬有不同程度上涨。

  1月中旬,猪后腿肉和五花肉平均价格分别为30.55元/千克和30.37元/千克,上涨3.7%和3.4%;另外,羊腿肉平均价格为67.70元/千克,略涨0.6%。鸡蛋价格1月中旬平均达9.34元/千克,为入冬以来新高,与上旬相比涨幅为8.2%。

  另外,受需求增加以及天寒经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重点监测的五类水产品价格全部上涨,其中带鱼、鲅鱼、黄鱼、鲜虾和蛤蜊价格涨幅分别为9.6%、3.7%、2.0%、5.6%和16.2%。而淡水鱼价格供需稳定,价格有所回落,其中鲤鱼和草鱼价格降幅分别为1.2%和1.8%。

  鲜菜价格多数上涨,重点监测的10个品种价格比上旬 “八涨二降”。其中大白菜、茄子、大葱和土豆价格涨幅较大,均超过10%,大葱平均价格为7.94元/千克,涨幅达21.0%。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市将继续在市内六区180余处批零投放点,组织投放1.39万吨 ‘菜篮子’政府储备商品。”青岛市商务局蔬菜办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市商务局启动八项市场保障措施,确保冰冻天气和春节期间 “菜篮子”市场供应。 (记者 景虹)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